最近有一位朋友問:如何在低谷翻身?我不懂回答。這讓我深思了一會,去一趟旅行:你會專注於到達景點,還是享受過程?
More...
創業以來,認識多了不同界別的人士。漸漸發現,關於成功的定義,大致分成兩類, 就是追求結果和享受過程。
結果論者,是較常見的一類。相對理性,享受達到目標的成就感,當達到目標的時候,會再設定更高的目標。
過程論者。相對感性(或任性),傾向以工作熱情為主導,享受達到目標的過程中,所產生挑戰感或利他的滿足感。但不代表不重視結果。比喻打電動遊戲,因為有難度關卡,遊戲才會好玩。又比喻打籃球,因為有強大的對手,所以更享受競技的過程。
沒有難度,不叫遊戲;沒有對手,不叫籃球;沒有低谷,不叫活著。
沒有起伏的橫線代表死亡;就是有高有低,才叫活著。
低谷,就結果論來說是障礙,用理性驅動誇越; 就過程論來說是升 Level 的機會,用感性面對挑戰。
如何刻意練習感性:
網上見到這樣的轉載:有人問金庸人生應如何度過?。他這樣回答:「大鬧一場,悄然離去。」
HKTVmall 創辦人王維基於 TED Talk 分享:「你一日不思考死亡,你的生命還未開始。」
支付系統 Stripe,這家價值 92 億美元公司的創辦人 Patrick 的電腦桌布上,顯示的是他預估自己生命還剩餘的天數,用來提醒自己時間有限,要把時間用在最有價值的事情上。
(這是一個 Chrome 的擴充功能,如你喜歡可到這裡下載。)
我過去一次的創業是提供心意禮物訂造「掛住你衣架」。公司理念是:“Happiness is a journey not a destination.” 提醒自己享受過程,亦享受為別人帶來快變的過程。
現在這說話仍推動著我每日經營一家沒有人會投資 Funding、不能覆製快速Scale、完全不 Sexy 。每日「揼石仔、 擔泥」的教育業務。